最新课程安排

分类:

亲子教育培训学校:“为你好”时,“边界感”哪去了?

  大家一听到“为你好”三个字,第一时间会想到谁呢?

  没错,是父母。

  “为你好”是父母最常讲的话,而那些冲突、矛盾与拉扯,也都在其中。

  先讲个关于“A”的小故事:

  妈妈不远千里来到小两口定居的城市帮忙照顾孩子。A在职场和社交中都是轻声细语,但在家庭中他却很容易不自控的冲母亲生气,大喊大叫。

  并且过后会很自责,因为妈妈会说:“我来帮你带孩子,每天做饭做菜照顾你和你老婆,我这么辛苦做了这么多事情,你为什么要这么对待你的老母亲?”

  这其实是很多家庭的某个场景的缩影。

  No.1

  血缘关系与话语“控制”

  让我们的情绪在至亲面前出现的更加直接

  首先,我们需要明确的是A与母亲之所以会产生这样的冲突,是因为血缘关系,天然的在如此亲近的人面前便会呈现的更真实与直接,所以很容易针锋相对。

  其次,是妈妈话语中的“控制”,这份“无法为自己做主”的感觉激发其内在的愤怒。

  回到家中,我们准备脱下外套,妈妈说:“赶紧把外套脱下来”;

  看见地板脏了刚拿起扫把,妈妈说:“快点去把客厅打扫干净”;

  工作到很晚拿好衣服正准备去洗漱,妈妈就会说:“你怎么还不去洗澡”

  ......

  这本来是自己要去做的事情,但经由妈妈一提醒,事情似乎就变味了,变成“没有妈妈提醒,我就不会去做”;没有妈妈提醒,我就不会脱外套;没有妈妈提醒,我就不会打扫房间;没有妈妈提醒,我就不会主动洗澡。

  或许我们已经20岁、30岁、40岁...但在妈妈眼中,我们仍然是个孩子。

  这也意味着父母对我们的控制,从我们3岁到30岁甚至更年长,都没有改变。

  No.2

  “为你好”是在体现他们的价值

  “父母为什么这么喜欢控制你?因为通过控制,能够体现他们的价值。人年纪大的时候,本身的价值可能就不牢固了,甚至会衰退得很厉害。”

  ——周小宽

  所以,在父母强调“为你好”,是在帮你做事的时候,其实是在讲自己的价值。父母想各个方面去体现他们仍然可以帮助你,你离开他们是不行的。

  除此之外,焦虑感也是驱使父母控制你的一个因素。或许在你小时候他们就是控制型父母了,很担心你会出什么事情,一直为你操心着,他们无法承受他们是“糟糕的父母”。随着年龄的增长,如果缺乏觉察和学习,这份焦虑有可能会越来越强,他们会变得更不自信,承受力更差,更担心你会出什么状况。因此控制你,其实是为了缓解他们的焦虑。

  No.3

  我们该怎么办呢?

  理解父母,与他们好好沟通,同时真实表达自己的情绪,捍卫自己的边界。

  首先,我们刚刚谈到的“体现个人价值”与“焦虑感”,一般做父母是觉察不到的。他们说“为你好”的时候,出发点确实是希望你能好。所以当我们愤怒回击时,他们的难过也是真的。

  同时,明白自己回击后的那份自责,是因为我们不愿看到至亲不开心。我们固然希望他们能对我们所作出的选择与行为支持与满意,而捍卫边界,可能会违背他们的意愿,打破“我在你面前很厉害与有用”的感觉。

  但这种捍卫边界的行为并不是对父母的不孝,是我们必须要做的事情。我们需要觉察到,“你为我好”的这个好意我收到了,但是不是真的为我好,需要我自己去判断。

  小到父母让我外出一定要穿件外套,否则就会感冒。但或许我并不感觉冷,或者觉得穿外套不美观,我愿意承担可能感冒的后果,认为这个选择更适合我。

  大到职业、伴侣、孩子教育的选择,比如父母觉得这个人不行,但我就是喜欢;父母认为这个职业好,但我觉得索然无味...我都可以做出属于自己的选择。

  总之,认领“我是最了解自己的人”的信念,明确自己才是最应该来判断这件事情对我好不好的人。那些“为你好”的发声,我们可以听一听,而“边界”,是建立在充分了解自己的基础上。


返回列表